武汉美食

鲁迅吃坏牙,苏轼改食谱,这部人文美食纪录片,又被我挖到宝了

我选武汉 > 走进武汉 > 武汉美食

2022-06-08 12:11 来源: 湖北省图书馆
【字体:
  提起美食片,我们可能会想到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《风味人间》这样馋人又养眼的片子。 有人通过美食寻找童年的慰籍,有人通过美食体验生活的美好,还有人,会因为美食打开新世界的大门。


  但有这么一部 另类的纪录片,对准的却是鲁迅、苏轼、曹雪芹、白居易四位先生,再现了他们笔下的美食,也重识美食里的他们。
  这部 《鲜生史》 ,绝对和你见过的美食片不一样,它就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吃播”现场。


   鲜生,先生,一语双关。 就像饮食文化纪录片《鲜生史》中所说: “ 食物,可窥性格,可探心境。 ” 原来,先生的背后,食物的背后,竟然有这么多的“秘密”。




  一种美食,包含一种记忆
  
  在很多美食影视剧中,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:最好的食物,可以勾起别人最深处的记忆。 这样的食物,充满温度,充满感动。 鲁迅 的笔下,便出现过很多童年的味道。


  和我们所熟知的严肃的鲁迅不同,鲁迅也是一个十分爱吃的人,尤其是记忆中的那些美食,总是会忍不住闯入他的笔端。比如《孔乙己》中便写道: “做工的人,傍午傍晚散了工,每每花4文铜钱,买一碗酒,靠柜外站着,热热地喝了休息,倘肯多花1文,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,或者茴香豆,做下酒物了。”


 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是“闲食”的下酒菜,是鲁迅惦记的食物,也是老一辈印象中的味道,它们代表着一种记忆,至今依然风靡。


  
  鲁迅定居在上海后,家乡的鱼圆亦成了忘不掉的记忆,每次有朋友带来鱼圆,便都会郑重地写在日记里。


  从出生至13岁,一直生活在绍兴的鲁迅,有着一个充满温情的童年,与之相关的美食,自然也会是美好记忆的一部分。 也正是这童年的时光和味道,才造就了后来的鲁迅。


  不仅童年的美食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,在特殊环境下的美食,也会为我们的味蕾,赋予不一样的记忆。 白居易刚到忠州的时候,对于当地的贫穷很不满,为了带领大家致富,他根据当地的地貌,带大家种起树来,于是各种水果丰富起来,百姓的生活就此改变。


  白居易还创造过一种“香山蜜饼”: 他路过一家饼摊,买来才发现很涩很难吃,他便提议店主加点山上的蜂蜜。 为了方便起见,白居易还改良了方子。


  “人总是会因为自己投注的精力和感情,对人和物产生眷恋。” 和来时的吐糟不同,走时的白居易恋恋不舍,因为这里留下了他太多的记忆,而在那个路遥马慢的年代,这些记忆,最终都只能通过这里熟悉的食物传递。 并且,这份记忆,不仅是白居易的,还是整个忠州的,就连如今的忠县,依然有因白居易种树的前瞻思想留下的果树,其中,橘子已然成为忠县的一张名片。




  一道佳肴,蕴藏一种力量
   每一道食物,都藏着两种力量,一种是勇气,一种是治愈力。 苏轼 的身上,便将这两种力量展现到了极致。 我们都知道,温补的羊肉和寒冷的冬季最为搭配,美食家苏轼也是有这个觉悟的。 但在九百多年前的惠州,一天只杀一头羊。作为被贬到此处的苏轼,自然无法实现“羊肉自由”,于是他便把注意放在羊脊骨上。


  羊脊骨不同于普通骨头,上面除了无法剔除的羊肉,什么油水都没有,是不被人待见的边角料。


   却也是这样的边角料,让苏轼吃出了螃蟹的味道,不仅不怕别人笑话自己吃不起羊肉,还把研究出的烹饪方法教给百姓,流传至今。


   对于苏轼来说,爱吃只是浅层次的“吃货体现”,在艰苦中发现美味,才是对生活真的热爱。 他被流放到海南时,无法习惯当地人吃老鼠、蝙蝠、癞蛤蟆的骇人饮食文化,寻寻觅觅中,发现了生蚝。


  虽然生蚝的形状也很怪异,但比起老鼠、蝙蝠,还是略显温和。 于是,苏轼开始研究起生蚝的吃法来: 独属于海鲜的腥味太重,那就试试用米酒去之;蒸的不过瘾,那就试试烤生蚝。


  如今,生蚝已衍生出一百种吃法,但苏轼留下的烤生蚝,依然十分受欢迎。


  
  在如今的我们看来,苏轼的一生,真是十分幸运,可以去那么多的地方,吃到那么多的特产。但其实,若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对生活的热爱,就算走过相同的路,也无法为后人留下相同的印迹。


  可以说,是食物成全了苏轼,让苏轼在颠簸的一生中,还有大笑的力量;却也是苏轼成就了食物,若是没有他的乐观和不畏人先,那很多美食,或许会就此被埋藏。


  其实,《鲜生史》中所讲述的这四位先生,都有着如此的共性,他们中,有人把自己活成乱世中的斗士,却会用甜食来治愈自己的内心;有人则发明佳肴,传授他人,治愈所有人的胃。 这便是一场难得的互相成就!


  一样食材,代表一种文化
   “人莫不饮食也,鲜能知味也。” 吃货有很多,但美食家却十分稀缺。 只有对食物具有探索欲和创造欲的人,才能真正懂得每一样食物所蕴含的文化。 如干菜。 这种把食物用复杂的方式留存下来,只为绸缪可能会遇到的艰难时刻的方式,是老一辈人不可或缺的手艺。 鲁迅便曾写道: “我将来很想查一查,究竟绍兴遇着过多少回大饥荒,竟这样地吓怕了居民,仿佛明天便要到世界末日似的,专喜欢储藏干物品。” 在绍兴,人们会把芥菜洗干净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,待水干了,再“堆黄”。最后用盐去水分、杀菌,腌制......


  所有工序完成后,还要再次让它接受阳光的洗礼,直到完全晒干。这个时候,干菜便做成了。


  这样的干菜十分便于储存,也可以便捷地用于烹饪,比如美味的干菜焖肉。


  当然,可以如此制作的食材还有很多,不同的地方会选择不同的蔬菜,用不同的方式腌制,甚至还会把鸡、鸭、鱼等各种肉类,都做成便于存放的样子。 虽然它们会在一道道工序中,失去本来的样子,却依然会在带来另一种味道的同时,成为生活的一种底气。 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。 这便是老祖宗留下的一种文化。 和吃有关的文化,还有很多,比如在特定的节日,吃特定的食材,皆有着不一样的意义。 曹雪芹 在《红楼梦》中,便写下无数食谱,什么季节会出现什么食物,什么环境会出现什么食材。 如史湘云会提议在大观园里烤鹿肉吃;中秋佳节,则会有螃蟹上桌。


  他自己也会在不同的文化中,吃不同的食物。《鲜生史》中讲到,曹雪芹迁回北京后,因为在宗学任职,而宗学里满是皇室子弟,于是曹雪芹也跟着按满族人的饮食习惯来吃。 解石刀割肉便是他们的最爱。


  什么日子吃什么食材,什么食材适用怎样的烹饪,在千年的历史中,它已经变成了一种饮食文化,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仪式感。 这样的文化和仪式感,让我们可以想起过去,也可以对未来的某一天更加期待。 如今,我们很少会去追溯食物背后的故事,但它的作用依然只增不减。不管是好久不见的朋友,还是和家人的团聚与告别,都会有食物存在。


   不若看看《鲜生史》这部老少皆宜的纪录片,感受一下食物的文化力量,让“吃货”的等级更上一层,让美食的意义更深一层?
  如何观看纪录片? ▼ 点击 阅读原文 ,走进美食里的先生~
  ▼关注公众号
  和娃去博物馆,不懂找我~ 回复“ 见面礼 ”获取 博物馆攻略 / 主题纪录片
  湖北省图书馆关于延长二楼自修区开放时间的通知
  湖北省图书馆2022年6月主要活动预告




  

功能正在建设中,敬请期待!